史上最全丨家具喷涂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

来源: 亚洲板材与家具 2021-03-11



变色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13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固化剂添加过量。

2. 使用易退色的色漆。

3. 高温干燥变色。

4. 浅色涂装受紫外线直射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油漆按正确配比。

2. 使用优质色漆。

3. 干燥时防止温度过高。

4. 使用耐紫外线涂料可减低变色程度。


缩孔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21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涂料本身流平较差。

2. 底涂层过于光滑。

3. 被涂物表面有水、油、各类酸、碱等其他物质。

4. 被涂工件或施工时温度低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可适量添加流平剂或换用合适涂料。

2. 底涂层注意打磨处理后,再涂面涂层。

3. 清除被涂物表面的一切杂质。

4. 施工时温度不能低于10℃。


露底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24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涂料中树脂多,颜料含量少,遮盖力下降。

2. 涂料搅拌不均匀,颜料没有搅拌起来。

3. 涂料粘度低,涂层太薄。

4. 操作中产生漏涂。

5. 底涂层颜色深,面涂层颜色浅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选用合适涂料。

2. 施工前注意搅拌均匀。

3. 调配涂料粘度,涂层要厚薄适当。

4. 按一定顺序操作,避免漏涂。

5. 底层、面层涂料颜色不宜相差太大。


起皱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26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底层干速不一,外干里不干,即易起皱。

2. 涂料施工粘度过大,涂层过厚。

3. 采用不配套稀料。

4. 喷枪油量太大,距离太近。

5. 固化剂的量加入太少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注意使用底层快干,面层干速稍慢的涂料。

2. 施工中涂料粘度要适中,且控制好涂层厚度。

3. 选用配套稀料。

4. 合理调好油量和距离。

5. 正确按重量比操作。


针孔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27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涂料施工粘度过高,搅拌时间过长,空气进入涂料中放不出来。

2.被涂工件表面有油污或水分。

3.喷涂空气压力大,口径小,喷涂距离远。

4.涂层太厚,溶剂挥发困难。

5.施工地温度高,湿度大。

6.没有配套使用固化剂或固化剂量太多。

7.稀释剂不配套。

8.空压机中油水分离不够。


排除方法:


1.涂料施工粘度调配适当,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。

2.工件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。

3.调整空气压力,一般为0.6Mpa,掌握好喷涂距离。

4.一次涂层不能太厚,应不超过30um。

5.适当加防潮剂,慢干冰。

6.配套使用固化剂,严格按重比配比。

7.配套使用稀释剂。

8.定期排油水,检修分离器。


桔皮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29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溶剂挥发快,涂料流平不好。

2. 涂料自身流平差。

3.喷枪嘴口径大,涂料粘度高。

4. 喷涂距离不当,空气压力不足,涂料雾化不好。

5. 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平整,影响涂料流平性。

6. 涂料或稀料中吸收水分。

7. 稀料不配套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合理选用稀料。

2. 选用合适涂料。

3. 调配好涂料粘度,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。

4. 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中,调整好喷涂距离。

5. 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。

6.剩余涂料或稀料注意密封。

7.使用配套稀料。


起泡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1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被涂物表面有油污、水分。

2.涂料本身耐水性差。

3.木材含水率高,不经干燥处理就施工。

4.稀释剂选用不合理,挥发太快。

5.环境温度太高,湿度太大,通风不良。

6.涂层过厚,溶剂挥发困难。

7.空压机及分离器水分分离不好。

8.固化剂加入油漆中搅匀后,放置时问不够。

9.空气压力过高,涂料中混入空气过多。


排除方法:


1.使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。

2.选用耐水、耐潮涂料。

3.要求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(如北京10%)。

4.添加慢干冰,调整挥发速度。

5.避免涂层放在高温、高湿的位置。

6.一次涂层不宜过厚,避免超过30um。

7.定期排放油、水或检修分离器。

8.搅拌后,静置15分钟(25℃)。

9.调整空气压力至正常值。


不干、打磨粘砂纸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2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稀料溶解力不够,不能充分溶解油漆,使油漆中树脂与固化剂不能充分接触发生化学交联反应。

2.固化剂的量不够,有剩余树脂未参加反应。

3.树脂类型与固化剂成分类型不同,不能完全交联反应。

4.空气湿度太大。

5.温度太低,分子活动量不大,从而影响干燥。

6.砂纸的砂粒排列结构不合理,以至砂坐进入砂纸中较

难脱落,或砂纸型号不恰当。

7.砂磨方法不当。

8.一涂层膜过厚,或层间间隔时间太短。


排除方法:


1.选用溶解力较强的配套稀料。

2.严格要求配比的准确性,尽量避免随意加减油漆或固

化剂。

3.选用能充分反应交联的配套固化剂。

4.注意工作房的湿度处理,或增设空气抽湿装置。

5.提高室内温度,或延长干燥时间。

6.选用砂粒排列合理或恰当型号的砂纸。

7.按木材纹理方向顺木纹砂磨。

8.采用两次或多次施工,延长层间间隔时间。


开裂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4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底涂层过厚,没干透就涂面层。

2.催干剂太多,表层干速太快。

3.涂料不配套,底面层的硬度相差太大。

4.面层涂料耐候性差。

5.涂料过期,颜料与树脂分层,搅拌不均易裂。

6.环境恶劣,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。

7.面层涂料固体含量低,成膜结合力差。


排除方法:


1.底涂层实干后,再涂面层涂料。

2.催干剂不宜过多,须使用适量。

3.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应配套。

4.选用耐候性较好的涂料。

5.注意查看生产日期,使用时应注意搅拌均匀。

6.涂层应尽量避免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施工。

7.注意涂料中的固体含量,挥发物不宜加入太多。


起皮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6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被涂物表面不干净,且有其他有害物质。

2.底材涂层之间过于光滑,涂层附着不牢。

3.底层未干即涂面层,面涂层的表面张力大,易引起底涂层脱落。

4.涂层之间使用的涂料不配套(如:硝基底、聚酯面)。

5.腻子刮涂后,表面溶剂或水分未干即涂面层。

6.木材中含水率太高。

7.木材封闭效果不够好,空气温度大,吸温太多。


排除方法:


1.被涂物表面处理应彻底。

2.底材表面要有适当的粗糙度。

3.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层(硝基漆)。

4.不要选用强溶剂的涂料作面层涂料,注意配套使用。

5.腻子必须充分干燥处理,水磨时干燥时间要相应延长。

6.木材进行干燥处理,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。

7.将木材进行合理封闭处理。


跑油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7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涂料和稀释剂中有水或有油滴落在涂层表面。

2.被涂表面有油、蜡、皂类、酸、碱等其他杂质。

3.空气压力太大,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。

4.涂料的粘度过高或过低。

5.被涂物表面粗糙不均,打磨不完整。

6.环境被污染。


排除方法:


1.处理好油水分离器,防止水分混入其中,或避免油、

蜡落在涂层表面。

2.清理被涂物表面。

3.调整空气压力,以及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。

4.调配好涂料的粘度。

5.涂料前检查工件打磨程度是否平整、细致。

6.切断污染源或改换进风口。


失光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39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、盐、碱等物质。

2.涂料和稀料中混有水分。

3.被涂物表面过于粗糙,对涂料吸收量大,涂层太薄。

4.现场环境湿度大,大于90%,涂层极易发白失光。

5.现场温度太低,干燥太慢,水聚在表层造成失光。

6.空压机中的水分清除不净,混入涂层中产生弊病。

7.稀料用量过多。


排除方法:


1.处理好被涂物表面的杂质。

2.妥善保管好涂料,防止混入水分。

4.调整室内湿度或停止施工。

5.施工环境温度一般为10℃以上。

6.清除空压机气体中的水分,保养油水分离器。

7.按正确配比施工。


鬼影


产生原因:


1. 喷枪被堵,出油出气不均。

2. 施工技术不好,走抢不均。

3. 喷枪射幅重叠不均。

4. 底层涂膜不足或被打穿产生吸陷。

5. 涂料品质欠佳。

6. 喷涂前搅拌不均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清洗喷枪,并注意保养。

2. 提高技术。

3. 注意正常操作。

4. 底层喷够油,干后打磨平整。

5. 换用品质优良的涂料。

6. 喷涂前要求搅拌均匀。


起粒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1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作业环境较差。

2. 固化剂加入最太多或搅拌不均。

3. 涂料中夹杂着颗粒状的物品,未经过滤即使用。

4. 超出涂料有效使用期限,或涂料分散不均。

5. 涂装不规范。

6. 排尘系统不好。

7. 稀料使用不配套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改善环境,避开污染源。

2. 按要求配比,充分搅拌均匀。

3. 有关容器须清洗好,使用前要选用合适滤网过滤。

4. 先检查后使用。

5. 工作架、喷台、排尘设备、输送带要清洁干净。

6. 改善排尘系统。


粗糙


产生原因:


1.涂料中物质细度不够。

2.被涂表面未清理干净。

3.喷枪口径大,空气压力小,涂料雾化不好。

4.施工环境不清洁,室内灰尘多。

5.过滤网网筛孔太大,涂料结皮,碎块混入其中未除。

6.喷涂工具不洁净。

7.喷涂过薄,无流平余地。

8.喷涂距离远,空气压力大,喷枪口径小,涂料到达表面溶剂已挥发,涂层不能流平。

9.涂料过期变质,树脂和颜料析出,造成反粗现象。

10.涂料和稀料不配套,溶解力不够。


排除方法:


1.选用细度要求合格的涂料。

2.处理被涂物表面的灰尘、杂质。

3.控制好喷枪距离,喷枪口径也不宜过大。

4.注意环境卫生。

5.过滤涂料要认真,防止杂物落入,面漆滤网用200目左右。

6.清洗喷涂工具,并注意保养。

7.每涂层应保持流平效果。

8.按喷涂工艺要求,调整施工工艺的合理参数。

9.注意检查涂料的生产日期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10.按工艺要求选用涂料的配套稀料。


回粘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2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涂层未干即重叠或包装。

2. 交联型涂判固化剂量不足。

3. 慢干溶剂过多,溶剂挥发不完全。

4. 被涂物被污染。

5. 空气不流通,受热气冲击。

6. 气候突变,温度高或雨季施工。

7. 涂料品质不好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涂层干透后方可重叠或包装出货。

2. 按正常配比施工。

3. 选用合适的稀料,不要添加过量。

4. 被涂物须清理干净。

5. 通风环境要好,保证溶剂完全挥发。

6. 延长干燥时间或适当加温。

7. 使用优质涂料。


流挂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4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涂料施工粘度低,涂层过厚。

2. 喷涂距离太近,喷枪移动速度太慢。

3. 喷枪口径太大。

4. 喷涂空气压力不均。

5. 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,搅拌不均。

6. 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调配好涂料粘度,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um。

2. 喷涂距离为150-300mm,并控制适当的喷枪移动速度。

3.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口径喷枪,一般为1.5-2mm。

4. 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压力。

5. 施工中涂料要多次充分搅拌均匀。

6. 应保证被涂物表面适当的粗糙度,各层之间应仔细打磨。


发白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6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施工湿度大,温度高,溶剂挥发快。

2. 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。

3. 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,水分带入涂料中。

4. 稀料溶解能力不够,使涂料的树脂析出变白。

5. 手汗沾污工件。

6. 基材含水率偏高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调整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或湿度,并加入防潮剂或慢干冰。

2. 注意选用正牌产品涂料。

3. 修复油水分离器,避免水分进入涂层。

4. 选用配套稀料。

5. 戴布手套作业,将手汗沾污处打磨干净。

6. 基材含水率要求与当地木材平衡含水率相当。


渗色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7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涂料。

2. 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。

3. 底层涂料中含有有机颜料,耐溶剂性差,未封闭处理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。

2. 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配套使用。

3. 最好选用无机颜料,或先进行封闭处理,再涂表面层。


咬底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49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底层与面层不配套,如硝基底漆、聚酯面层。

2.底层未干就涂面层涂料。

3.底漆层过厚。


排除方法:


1.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配套使用。

2.同一类型的涂料,底层实干后再涂面层涂料。

3.不宜过厚,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。


黄变

微信图片_20210311084551.jpg


产生原因:


1. 底材漂白等的影响。

2. 阳光直射、漆膜老化分解。

3. 环境因素(如:空气、水等)。

4. 高热干燥。

5. 使用非耐黄变涂料。


排除方法:


1. 底材处理要符合要求。

2. 选用耐黄变涂料。

3. 加强家具保养措施(如:打蜡等)。

4. 加热温度不可过高(60℃以下), 时间不宜过长。

5. 选用合适涂料。


砂纸纹


产生原因:


1.打磨使用的砂纸粒度较粗。

2.涂层干燥不彻底就打磨。

3.手工磨痕太深。


排除方法:


1.打磨注意选用合适的砂纸、砂布。

2.涂层实干再打磨。

3.可增加底漆涂层,磨平整后再涂面层。


家居行业技术咨询电话13301505755


迪峰机械

image.png


欢迎关注家居荟

微信图片_20171122084551.png

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家居荟公众号,了解更多有用和有趣的家居知识!

0 阅读 0评论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相关评论

取消
技术支持: 家居荟二零二五
点击这里进行咨询